
從統計數據了解八字
如果我開始深入了解萬年曆的製定規則,就會發現其實八字是從天干地支的排列組合建立出來,天干有10種,地支有12種,天干地支的最小公倍數是60 ,古人稱之為「六十甲子」,運用六十甲子建構出整套萬年曆系統,八字算命的本質,其實就是使用萬年曆(干支曆)來算命。
我們用電腦程式將萬年曆進行計算得知,八字總共有518,400種,由於天干有10種,因此每一種日主可以產生51,840種八字,每一種日柱(六十甲子)可以產生8,640種八字。理論上,每一種八字在每60年都會出現一次,但是由於每個月只有30天,並無法呈現所有的六十甲子,因此並不是每一種八字每60年都會出現一次,有時候要相隔一百多年。
萬年曆基於六十甲子的排列條件,就會出現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排列現象。例如,基於六十甲子原則,不可能出現「甲子年、甲子月、甲子日、甲子時」這樣的八字。但是卻會出現像「丁未年、丁未月、丁未日、丁未時」這樣的八字,這都是基於六十甲子規則所產生的結果,近兩百年出現的機會將會落在2027年07月27日,下一次是2087年07月12日。
有些八字出現的機率很低,因此傳統上認為是帝王之命,例如像朱元璋皇帝的八字就是地支「四庫全」(辰丑未戌)出現的機率是0.1157 %,從1900年至2100年四庫全的八字總共會出現1021次。同樣的地支四馬全、四花全的機率都是0.1157 %,因為少見所以被視為特殊之八字,應有特殊之成就。
運用電腦程式運算各式各樣的八字排列組合出現機率,出現時間點,可以將八字的排列組合徹底釐清,現代大數據技術處理動輒數億筆資訊,像八字只有將近52萬種,可以說是數據量非常小的數據,然而這樣小的數據量,卻足以讓千年以來的八字研究者昏頭轉向,現在藉由電腦數據我們可以輕易理解所有八字的排列奧妙。
八字是全球人共用的,不會因為出生在美國、或是中國大陸而會產生影響,依照現行萬年曆的製定規則,當地球每日自轉一圈之後,會產生12種八字,這12 種八字中只有時柱有差異,年月日三柱沒有差異。依照世界人口大數據資料顯示,全球每一個八字「年月日」三柱共用者有三十萬人以上,年月日時四柱共用者有三萬人以上,因此我們可以說:每一個八字在全球有三萬個人共用!
由於每一個八字在全球有三萬個人共用,這三萬個相同八字的人一生若要出現相同命運的機率可能不到0.000001 %,該如何完善解釋相同八字卻有不同人生命運的現象,是現代八字學必須首要解決的核心議題!在可見的未來,透過命理社群軟體的即時分享,所有八字大師都將面對「同一個八字有5000個人同時問命」的的窘境!